
11月13日下午全智股配,在深圳·龙华钢琴博物馆(筹),第十三届深圳钢琴音乐季举办了殷承宗创作首演《黄河》钢琴协奏曲55周年经典传承座谈分享会,吸引了深港钢琴领域众多专家和青年才俊及媒体出席。
全智股配全智股配
新版《黄河》乐谱计划年底出版
中国钢琴泰斗殷承宗通过讲述和回答观众提问的形式,和大家分享了他从创作再到创新《黄河》钢琴协奏曲的历程。从1950年第一次听《黄河大合唱》的震撼,讲到1963年毛泽东主席让他多演奏、创作民族的、人民群众喜欢的作品,再到他想把钢琴介绍给中国人民,到天安门用钢琴演奏京剧中的《沙家浜》引起轰动,直到他认识到,要想让钢琴真正登上中国的舞台,就需要创作一部协奏曲。于是,《黄河》协奏曲应运而生。
这部跟着他走到全球五大洲、演出几千场、轰动世界的作品,在2025年有了新的诠释。2021年,殷承宗搬回老家厦门鼓浪屿居住,他开始反思这部一生中演奏最多的作品——《黄河》钢琴协奏曲,思考演出中存在的乐谱、配器等方面的问题,思考如何更突出主题,更有中华民族特点。“每天干的活,都是找毛病。”殷承宗说,“音乐创作不是给钱就能买到的,需要有环境,要明确创作方向和使用的语言。”殷承宗说,例如,此次九三阅兵也让他有很大触动。他在新版中加入了中国乐器之王——唢呐等民族乐器,强化了作品的西北风情和戏剧张力,让整部作品更具中国味道。两年多来,他一步步尝试,最初受到很大阻力,特别是乐队一下子很难适应。后来,在他带领下,乐队慢慢调整,到今年基本定稿,计划今年年底将乐谱出版。“我相信这版出来后会更受欢迎。”
《东方红》第一次深圳演出
2019年第七届深圳钢琴音乐季开幕音乐会上,殷承宗曾演奏了《黄河》钢琴协奏曲;2025年,殷承宗携新版《黄河》钢琴协奏曲,在第十三届深圳钢琴音乐季闭幕音乐会奏响。这次,他不仅首次在深圳上演新版《黄河》,还首次把《东方红》献给深圳观众,也让深圳观众听到更完整的《黄河》钢琴协奏曲,“东方红不仅让人看到太阳从东方升起,更宣告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、强大起来。”
2025年被誉为“黄河年”。如何演奏好《黄河》协奏曲?在殷承宗看来,想演奏好《黄河》,首先要学习中国历史,学习抗战历史,把《黄河》当作一部非常有意义、有艺术价值的作品来研究。第一乐章《黄河船夫曲》的基调是“男女老少喜洋洋”,第二乐章《黄河颂》主要赞颂黄河的壮阔和祖国的伟大,九曲十八弯中藏了多少英雄人物和光辉历史。这两段更多是意象性内容,后面的段落则加入了故事。第三乐章《黄河愤》,是黄河变“血河”的惨烈场景。没有这里的恨,就不会有第四乐章《保卫黄河》的崛起和复兴。唢呐、琵琶、鼓的加入,让一幅幅画面呈现出来,有万马奔向前方的壮观,有青纱帐、芦苇荡里壮大的队伍,鼓声一起,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自豪感油然而生,很多观众听到这里都会热泪盈眶。
在殷承宗看来,古典音乐生存很困难,需要得到政府和社会更多的资助。“一个国家如果没有真正的文化,即使经济再发达也难以取得更高的世界地位。深圳是一个非常开放的城市,我对深圳寄予很大的希望,希望深圳有一个自由开放的艺术研究环境,支持艺术发展。也希望和深圳开展更多合作,完成一些想做还没做的事,让更多的优秀中国钢琴作品得以在舞台上展演。”
采写:南都N视频记者 谢湘南全智股配
天盛优配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